财政部8月30日发布《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指出今年上半年,我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,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。
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
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明确,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,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《报告》指出,上半年,蓝天保卫战不断深入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.5浓度同比下降5.9%,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.6%。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,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5.7%,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;劣Ⅴ类比例为1.1%,同比下降0.8个百分点。净土保卫战继续深化。《报告》介绍,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00亿元,同比增长9%;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范围,通过竞争性评审遴选确定青岛、哈尔滨等25个新增支持城市,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;继续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、细颗粒物(PM2.5)与臭氧(O3)污染协同控制等工作,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。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237亿元,同比增长9%,以长江、黄河流域为重点支持地方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、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、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、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等工作;开展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,遴选山西晋城等15个城市纳入首批试点范围,推动地方加快补齐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。下达土壤污染防治资金44亿元,支持加强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固体废物、重金属减排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,加大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支持力度,推动事关农产品、人居环境安全的农用地、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或修复等工作。
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不断强化
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明确,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。
《报告》显示,1—6月,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扎实推动。安排资金150亿元,继续开展浙江瓯江等“十四五”时期第一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,启动实施河南秦岭东段、湖北荆江等“十四五”时期第二批9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切实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深入实施。安排资金40.46亿元,支持16个城市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,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,提升海洋生态碳汇能力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启动实施。启动福建龙岩、四川雅安等11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,实施受损山体和地表植被恢复,改善区域生态状况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。林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有力开展。推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以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,实施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护林员政策,强化湿地保护修复、野生动植物保护,加强油茶营造,以及森林草原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,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对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奖励。